消除脂肪肝省錢妙招!原來諺語是真的!

經過 MyDocSay.com
22 意見

脂肪肝,是個在現代人健檢報告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名詞,想當然,脂肪肝並不是個好的檢查結果,有了脂肪肝,意味著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的慢性病、甚至是癌症;一般而言,醫療上會將脂肪肝分為酒精性、及非酒精性脂肪肝,但在筆者的經驗裡,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喝到酒的機會,因此,筆者較不喜歡直接區分兩類,而是用影響比例的觀念去看待會更為貼近現實面。

而這篇文章主要探討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部分(因為酒精性脂肪肝的解決方法就是…戒酒…),筆者曾經在過去的文章提到臨床上並沒有直接的藥物去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可以考慮某些特殊營養品的幫助,不過近年來的確有一些新興的藥物值得期待(如:GLP-1受體促效劑、Rezdiffra),但要價皆不斐,也並非治本的做法。因此本篇文章想提供大家經過大規模前瞻性臨床研究認證的生活小妙招,讓大家都能更加從根本來消除脂肪肝!

在2024年發表於重量級營養學領域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論文,其研究團隊想了解富含類黃酮(Flavonoids)食物的攝取,是否可以有預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因此利用了英國生物樣本資料庫(The UK Biobank)的大量基礎資料,其中共有 121,064 名40~69 歲的成年人納入研究。研究團隊透過牛津網路問卷(Oxford WebQ 24-h dietary assessments)收集,並計算出「類黃酮飲食評分」(Flavodiet Score, FDS),該評分反映了富含類黃酮食物(如茶、蘋果、莓果、葡萄、洋蔥、黑巧克力等)的攝取量;另外,研究中更運用了核磁共振儀來量測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像學生物標誌物,其中包括肝臟脂肪百分比和肝臟校正T1值(cT1 values),後者是評估肝纖維化和炎症的指標,以求更為準確地顯現量化關係。

透過回歸分析及校正干擾因子後,研究人員發現以下幾點重要的結論:

1. 與類黃酮飲食評分(FDS) 最低四分位數(Q1)的參與者相比,FDS 最高四分位數(Q4)的參與者,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 的風險顯著降低 19%、肝臟脂肪百分比顯著降低 5.28%、cT1 值顯著降低 1.73%。

2. 在富含類黃酮食物中,與低攝取量相比,高量攝取蘋果,分別與 NAFLD 風險降低 22%14% 相關;高攝取蘋果黑巧克力與較低的肝臟脂肪百分比顯著相關;高攝取紅辣椒與較低的 cT1 值顯著相關。

因此,綜合上述可以發現,較高類黃酮飲食評分(FDS)的飲食型態,不只能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率,更在脂肪肝發展路徑上有可視的量化改善效果(肝臟脂肪百分比、cT1 值),而且由研究可知,最為高效的食物是蘋果和茶,這兩樣食物都算是價格親民又方便取得的,非常適合所有人在生活當中多多攝取!讀到這裡,不知道正在看著文章的你是不是也有發現,原來英文中「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講的是真的唷!

你也許也喜歡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