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評估與控管】|由台鐵太魯閣號事故反思

經過 MyDocSay.com
595 意見

願逝者安息,生者平安。

在職業醫學領域中,有這麼一段話:『如果沒有風險,又何來的傷害?』。這不是哪個名人所說出的大道理,卻精準地闡述了我們對於安全的定義及思考,而實際在職場安全的應用上,職業醫學專科醫師通常會依循下面的步驟:

風險辨識及評估 → 風險降低及控制 → 檢視成效


【風險辨識及評估】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起頭,當所有人都覺得沒有風險時,不代表沒有風險,而是代表沒有人懂如何辨識出風險;我們必須了解:萬物皆有風險,追求零風險是不切實際的,重點在於如何辨識風險、評估風險、並且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

舉例來說,COVID-19疫情期間,我們辨識出了病原體為何種病毒,並且透過科學數據量化評估COVID-19的傳播風險因子:密閉空間、近距離接觸,進一步了解安全社交距離以及呼吸防護具的挑選準則。


【風險降低及控制】

緊接著風險辨識及量化評估的結果後,便需要進行改善以降低風險、並控制它。實際上,在職業安全領域,有所謂的風險降低金字塔(如下圖):

摘自《中小企業安全資訊網

上圖金字塔說明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降低風險的措施是有優先順序之分的,應該依照〔消除 → 取代 → 工程控制 → 行政管理 → 個人防護具〕的順序來進行改善措施,才能達到最好的安全保護效果。

以某化工廠為例,製程有部分清洗劑當中含有四氯乙烯(已有充足證據顯示此物質存有嚴重健康危害),若以優先順序來說,如果能夠使製程不使用清洗劑(消除)、或是尋找不含四氯乙烯的清洗劑(取代),那麼就不再需要擔心四氯乙烯的暴露風險,因為根本不會再接觸到了!

只有當前兩種措施難以進行時,我們才會往金字塔中後段進行。工程控制通常代表的是製程硬體的調整,如:在使用該清洗劑的區域裝設局部排氣設備,便可減少四氯乙烯的逸散,進而減少人員的暴露;行政管理通常代表的是工作流程的調整,如:減少需要操作該清洗劑的頻次,製程來源的逸散量不變,但可以減低人員的暴露量;個人防護具則指的是提供工作人員對應危害來源的適當防護具,如:呼吸面罩,製程來源的逸散量不變,但可以減低人員的暴露量。

由上可知,改善措施的優先順序,其實便是取決於風險降低的效果高低。


【檢視成效】

在進行改善措施後,需要定期回顧成效,以確保有確實執行、並且有達到風險降低及控制的效果,若成效不佳,則應再回到起頭的風險辨識及評估,作完整的再評估及調整。


若將前面提到的方法應用在本次台鐵事故上,便可知道在未來,鐵路交通安全有許多應該更被在乎的面向。

風險辨識及評估的角度來看,鐵路的安全風險有一部份會來自於周圍的落石、異物入侵(如本次的工程車),落石的產生原因或許是土壤鬆動,異物入侵的原因或許是來自於坡道傾斜、周邊工程材料堆放不穩等等。

接著依據評估結果,依照優先順序作風險降低及控制。以消除風險的考量來說,若想控制土壤鬆動以避免落石,則可考慮作好水土保持或建造防護層;若想避免異物入侵,則可考慮將周邊工程坡道鋪設完整、裝設有效工區道路護欄、設置安全材料堆放區等等。而其他如:自動化監測系統、標準化作業流程、鐵道旁護欄等等,則屬於金字塔中後段的措施。進行改善之後,台鐵需要定期針對安全系統作檢核及成效評估,並對應結果作出調整。

從職業醫學的角度來看,若僅將安全風險的控制與否,取決於個人是否遵守安全規範,而非透過整體的職場安全系統作控管,才是最不安全的風險控管方式。

最後,筆者想說的是,風險評估與控管時時刻刻都存在我們生活當中,從最基本如:要搭乘捷運還是自己開車?都可以用這樣的思維去考量,並作出選擇及改變。當大部分的人都有安全控管的思維時,我們所希望擁有的安全才能真正實現。

職場安全思維

風險辨識及評估

風險降低及控制

檢視成效

Mydocsay.com

你也許也喜歡

歡迎留言